柴烧网提供分享:柴烧工艺、柴烧知识、柴烧文化等相关内容,可关注柴烧微信公众号:chaishaow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1、泥料选用

建水紫陶柴烧泥料选至建水境内特有的:青土、白土、黄土、紫土和五花土这五种原矿泥土。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2、泥料配比

陶艺人会选用成色较好的原矿泥料,按不同配比将几种泥料混合在一起(各家的泥料配方会有一点的差异),泥料配比会直接影响陶坯烧结温度、成色,建水白陶的泥料配方相比紫陶的泥料配方要简单许多,白陶只需将白土和青土两种泥料按不同配比制作成品泥即可,紫陶泥料需将五种泥料进行配比制作成品泥。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3、泥料发酵

将配比好的泥料放入大缸中注满水,不断搅拌,待搅拌均匀之后,然后舀掉漂在上层的漂浆(因为上层是颗粒比较小、比较细腻的)用筛子过滤,过滤完之后的再换更细的筛子在过滤,如此反复4、5道之后,已经细腻到像护手霜一样,就放在大缸里醒泥、发酵,发酵10-15天后,控干水分制成成品泥。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4、揉和泥料

经过过滤、筛选之后的陶泥,要想成器必先劳其筋骨,像和面一样,把成品泥料揉成面团一样紧实且干湿度一致,方可开始塑性。(揉泥,是为了让泥结实有胫骨,也是让泥中不要残留气泡,不然烧出来形成气泡这件作品就会留下遗憾)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5、制坯造型

目前建水紫陶柴烧器皿成型方式有两种:手工拉坯和拍泥片成型方式。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6、书画渲染

建水紫陶柴烧相比其他地区柴烧最大的亮点在于柴烧器皿带有书画装饰效果,既保持了柴烧自然天成的素净之美,又增添了几分文人骚客的意境情趣。在建水陶上书画可不是一般的难,充分考验了书画家对笔的驾驭能力和章法布局能力。

在陶上书写难度有:

(1)生坯陶面是非常光滑的而且是带弧度的光滑,书画家在装饰的时候蘸墨多少要拿捏得当因为不像纸会吸墨,并且在书写时笔的走势要跟着陶器的弧度走,时而盘旋时而起伏,这就考验真功夫了;

(2)你能在陶上书写那还不算本事,一位好的装饰大师,不仅考验你的书画功力,更多的是结合陶器本身的器形进行装饰、布局,让整幅书画和陶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赏陶之人赏器形、赏装饰、赏古味。而如今能做到这一步者屈指可数。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7、精雕细刻

装饰之后就是刀客出场,一名出色的刀客必备:稳、准、狠。心细胆大,刀法流畅,下刀如有神。如果不耐心、不细致,那么刻穿了的、线条刻走样的陶器就成了“刀下陶”了。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8、彩泥填压

在经过书画家装饰完,刀客们刻完之后,再用泥细致的填进刻出来的凹槽中,填进去还不算完事,还得反复挤压,经过5、6道的压刮,保证烧成后不能出现裂纹。

因为填泥它填的不是原来陶器本身的泥,比如常见的陶器用五色土做的生坯是呈紫红双色,那么填泥就是填不同的,如白泥。当然随着建水陶的发展,现在又有了彩填,彩填的话比填单色泥复杂很多,需要填泥者有绘画功底,知道什么地方用什么色,而且彩填必须刻一道填一道,很是费工。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9、精修粗坯

精修就是把多余的拱出来的泥修掉,修坯可是一道技术活,在拉坯完成拉出大体形状后,有一道初修,修成陶人要的器形,修出器型本身的韵味。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10、自然阴干

精修完的坯子需要放阴凉、密封处待自然阴干,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也会影响阴干时间的长短。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11、柴窑烧制

千锤百炼亦成大器,这也是建水紫陶柴烧的宿命,根据每家泥料配方的不同,烧结温度不一。建水紫陶柴烧温度烧结点一般在1150-1220摄氏度左右,柴窑烧制时间一般在100个小时左右,可根据烧窑效果来延长或者缩短烧窑时间,烧窑期间必须24小时不间断投柴。建水柴烧泥料由于非常细腻,所以缩水率高达20%左右,导致建水紫陶柴烧成品相当低。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12、校口处理

烧制之前的壶盖高于壶身,烧完之后还需要通过200目左右的细金刚砂做整口处理。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建水紫陶柴烧茶具泥料天然,釉色天成,呈现古典大方、朴实无华、原始雅致:或粗朴、或精致、或端重、或隽永、或灵秀、或精巧··· ···又有文人墨客以陶为纸,画龙点睛,美不可言语!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柴烧网(www.chaishaow.com)为广大柴烧爱好者提供紫陶柴烧、柴烧工艺、柴烧知识、柴烧文化等相关知识,可关注烧窑者个人微信公众号:chaishaow。交流、咨询、合作可添加烧窑者电话|微信:18787301555. 1.本网站为柴烧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对比,部分文章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本网站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不尊重原创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本站欢迎投稿。
扫一扫,了解更多柴烧知识扫一扫,了解更多柴烧知识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击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一扫加我好友

扫一扫加我好友